第5期

2021年

 

2021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隆重举行 聚焦“数字金融人才培养”

 

 

 

7月2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信息科技专委会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协办的“2021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聚焦“数字金融人才培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暨《中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开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界的一线专家,以及金融科技领域的先进机构、企业代表,围绕“数字金融人才与金融科技人才”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

 

 

“主题研讨一”环节,邀请到了中国银行教育发展部总经理章林,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副所长习辉,中国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联席总经理蔡明杰,神州信息副总裁马洪杰,IMI研究员、京东科技研究院研究总监朱太辉等不同领域的嘉宾围绕“数字金融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讨环节由IMI研究员、CFT50成员、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总裁闫文涛主持。

 

神州信息副总裁马洪杰强调,一定要鼓励数字金融人才在生态中流动。数字金融时代和从前的银行业电算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区别在于两个要素,即技术要素和应用要素。技术要素方面,数字技术从底层代码支撑服务器转变为可触达的数据要素。应用要素方面,从前独立的系统、独立的应用变成了所有的应用要和场景融合。综合这两个维度来看,对培养金融科技人才的要求应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一定要鼓励数字金融人才在生态中流动。这种流动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而是在传统金融科技企业、垂直金融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银行机构等企业之间相互流动,这才能达到良好的培养数字金融人才的效果。

 

第二,要加强基础性的人才底座的培训。最近北京市开设了一个含有区块链、技术培训、技能培训的培训体系,所有的企业员工都可以在上面挑选课程,这样的培训体系设置能对整个人才底座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支撑。

 

此外,高校大学课程设置中,可以让金融科技的市场化企业在最后一学年做一个垂直的衔接,使学生对金融科技有更深刻的认识,使之在就业的时候或许更会选择多元化的金融科技企业。

 

扫描阅读全文

文章二维码